7月22日,一场以“大暑降温 志愿升温”为主题的“四季有约”二十四节气进乡村活动在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小东各庄村火热开展。活动巧妙结合大暑节气特点,打造清凉欢乐的泡泡派对与游园项目,为村民提供惬意的避暑去处。同时,活动融入志愿服务元素,让村民在享受物理“降温”的同时,切身感受志愿服务带来的情感“升温”。
活动现场
清凉与欢笑交织 现场涌动“欢乐潮”
当日下午4点,活动刚开始,小东各庄村村委会院内便成了欢乐的海洋。友爱泡泡园里,五彩斑斓的泡泡随风飘散,孩子们追逐嬉戏,家长们在旁笑意盈盈,亲子间的笑声、朋友们的欢语交织成动听的夏日旋律。“平时工作忙,难得有这样的机会陪孩子疯玩,既能避暑又能增进感情,太贴心了。”带着孩子参加泡泡派对的村民笑着说,清凉的泡泡不仅驱散了暑气,更让邻里间的距离悄然拉近。
活动现场
睦邻游乐角热闹非凡。滚滚乐、夹豆子大赛、套圈、投壶比赛前,村民自觉排队、互相鼓劲,时不时传来“加油”声与欢呼声,志愿者则轻声提醒“有序排队”“互相帮忙”,睦邻友好的新风尚已融入日常行动。
夜幕降临,乡村小剧场准时开播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,村民搬来小板凳围坐一起,随着剧情时而欢笑、时而感慨,仿佛回到了小时候。“好久没这么多人一起看电影了,比自家看电视热闹多了。”村民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,共享的光影里,藏着乡村最淳朴的烟火气。
志愿暖流涌动 “微志愿”凝聚文明力量
与清凉氛围同样受欢迎的,是志愿服务带来的“升温”力量。“志愿升温区”内,每个服务摊位前都挤满了村民,从便民服务到互动体验,志愿者的热情与村民的笑脸相映成趣。
共建资源便民服务摊位前,潞河医院、甘棠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正在为村民量血压、听心肺,口腔义诊的医生细致检查后不忘叮嘱护牙要点;中国移动的志愿者熟练地帮老人清理手机文件,手把手教他们使用新功能。
环保改造摊位前,“巧娘”高天影手把手教大家用矿泉水瓶制作微型吊兰盆景,裁剪刀、双面胶、麻绳在她手中变成“魔法工具”,一个个废旧瓶子摇身一变成为精致盆栽。绿豆汤降暑摊位飘出阵阵清香——这是村民你一把我一碗凑来的绿豆,熬出的是“共献爱心”的甜。
活动现场
“我抽到了‘清凉派送员’”“我要当‘环保改造员’”……活动现场,除邀请村内外志愿者提供便民服务外,还推出“志愿盲盒”,内设10项“轻量化”志愿行动,例如“为工作人员送绿豆汤”“和巧娘一起做环保改造”“帮助工作人员执行活动”等,引导村民随机抽取,现场完成。
本次活动是潞城镇“四季有约”二十四节气进乡村系列活动的第三场,每场都围绕一个节气、确定一个主题、融入一则科普、开展一场游园、发起一项志愿者活动的“五个一”活动模式,通过镇村联动机制激发基层文化创新活力。各村(社区)将节气元素巧妙融入村民议事、环境提升、邻里互助等日常场景,既焕发传统文化时代价值,又培育群众文明素养与自治能力,逐步形成“以节气为媒、以文明化人、共建共治共享”的乡村治理新生态。(来源: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)

关注精彩内容